預存
              Document
              當前位置:文庫百科 ? 文章詳情
              獎金675萬!楊學明院士憑什么獲得2022未來科學大獎?
              來源:測試GO 時間:2022-09-19 11:56:53 瀏覽:2485次

              2022年8月21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公布最新獲獎名單,南方科技大學楊學明院士獲得其中的物質科學獎!作為國內公認的頂級榮譽之一,未來科學大獎素來被稱為“中國版的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金(約675萬人民幣)!如此榮耀可謂是每一個科研人員的夢想,那被此次大獎帶“出圈”的楊學明又是何許人呢?

              楊學明,物理化學家,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主任,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講席教授,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不難發現,楊學明院士的每一項頭銜都可以算得上是“聲名顯著”。本期,筆者就帶領大家看一看傳奇人物的傳奇生涯,希望能給年輕或迷茫的科研人員提供激勵!



              01
              .傳奇伊始

              1962年10月11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的一個小村莊——舍北村,迎來了一個小生命,并被父母取名為“學明”,希望他能“學習道理,明晰事理”,他就是后來享譽物理化學界的楊學明院士!

              不負父母取名字的良苦用心,楊學明小時候確實學習能力出眾,并且十分勤奮刻苦,從小學開始,綜合成績在班級里就一直名列前茅。上初中后更是如此,并在閑暇之余經常主動為班上成績較差的同學補課,是妥妥的“學霸”。

              初中畢業后,楊學明順利進入當地的高中繼續讀書,受化學老師的啟蒙,這個時候的楊學明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高考分數公布后,楊學明大失所望,他最熱愛的化學分數并不理想。相反,同為“數理化”的物理,楊學明幾乎拿了滿分。

              糾結再三,1978年的秋天,年僅16歲的楊學明放棄熱愛的化學專業,選擇了浙江師范學院(現浙江師范大學)的物理系,他也幾乎是那一批次里年紀最小的大學生之一。

              浙江師范大學校門

              四年的大學生涯并沒有磨滅楊學明對化學的熱愛,他了解到要繼續回到化學領域,唯一的捷徑就是考取化學領域的研究生。因此,楊學明逐漸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彼時,考研必考的《量子力學》這門課被學校安排在了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為了不錯過考研,這意味著楊學明必須自學這門難度極大的課程!

              為了心中的熱愛,楊學明狠下功夫,刻苦鉆研,經常拿著書本去請教《量子力學》的李鶴年老師,并以高分順利通過李鶴年老師出的免修《量子力學》課程的試卷。成名后的楊學明后來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涯時,曾表示自己人生機遇的重要一環就是當時的自學經歷和李鶴年老師的無私幫助。

              1982年,楊學明從浙江師范學院物理系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并在當年憑借自學的《量子力學》,順利考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師從著名化學家張存浩和朱清時教授

              弱冠之年出走浙江到大連,從物理到化學的轉變,再到物理化學的交叉,橫跨兩個專業的楊學明似乎比別人更加適合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曾這樣說過:“我很自然地選了物理化學學科,物理化學絕大部分的理論基礎是物理,而化學反應遵循的最重要的基本原理就是量子力學,他們是相通的”。

              1986年1月,楊學明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畢業,獲得碩士學位。當時改革開放還沒多久,國內對頂級人才的需求還非常大,作為中國科學院的碩士生,楊學明已經可以憑借自己的學歷過上非常優渥的安穩生活了,然而,對知識及科學研究的渴望讓他無法止步于此!

              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楊學明選擇前往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化學系攻讀博士,并于1991年8月成功獲得該校哲學博士學位(美國的哲學博士是一種通用性研究學位,獲得者不分學科和專業,通稱為“哲學博士”)。

              博士畢業后的楊學明并沒有直接回國,而是選擇留在美國繼續深造!1991年,他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進行博士后的研究,師從曾經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教授。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日子里,楊學明主要進行分子光譜學的研究,這段時間的探索也為他日后在團簇分子的高分辨紅外光譜研究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然而,即便是看起來如此“一帆風順”的求學歷程,依然讓即將博士后出站的楊學明對未來的道路產生了迷茫。“光譜這個領域找不到特別喜歡做的事情,我發了那么多分子光譜研究的文章,感覺好像還是挺困難,沒找到一個新的發展點,楊學明說道,我想如果去做科學儀器,就算不是那么成功,也可以學會做高水平的科學儀器,也許我有別的方向可以選擇,比如做一個儀器工程師,我覺得這樣也很好。

              1993年,深思熟慮的楊學明離開普林斯頓大學,進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攻讀博士后!當然,他深知即便換跑道也不要放棄以往基礎,而是利用以往基礎開拓感興趣的新方向。為此,楊學明開始學習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并利用先進光源的方法研究化學動力學。他花了整整兩年多的時間,跟著實驗室的工程技術人員,在計算機上設計出人生第一套復雜儀器的圖紙,并成功把設計的圖紙變成世界上首套利用同步輻射的交叉分子束科學儀器。正是這段經歷,徹底改變了楊學明的人生,“傳奇王者”的人生初現端倪。

              楊學明和他設計的科學儀器

              1995年,楊學明結束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在同年,應自己恩師李遠哲教授的邀請,赴臺灣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工作,也就是在這里,楊學明逐漸在國際化學動力學領域嶄露頭角。堪堪而立之年的楊學明盡情的發揮自己多年來的才華,在這個研究所一待就是6年,他也從一個小小的副研究員成功晉升為終身研究員。

              2001年,楊學明獲亞洲成就獎。彼時,國際化學動力學領域的專家評審曾這樣評價他:憑楊學明的研究表現,他可以在美國最好的大學拿到終身教授資格。而他的導師也曾這樣高度評價楊學明:“在過去的30年內,跟我一起從事研究的研究人員約有140位,但其中真正學會各種復雜的交叉分子束相關實驗技巧,而且能夠設計、建造并從事精確的實驗,到目前為止,可能非楊學明莫屬了。



              02
              .點亮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光源

              一轉眼,從舍北村出來的那個年輕小伙子已經快40歲了。作為學者,楊學明的人生巔峰似乎才剛剛開始。雖然事業如日中天、前途一片坦蕩,但對故土家園的眷戀時刻在心里催促著他“回家”。

              同是2001年,楊學明應邀來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訪問,時隔19年再度回到故土,看著熟悉又陌生的教學樓、實驗室,眼前掠過一幕幕過去的酸甜苦辣,萬般滋味涌上心頭。此時,化物所所長包信和院士毫不避諱的邀請他“回家工作”,在和導師溝通好相關事宜后,楊學明“回家了”,回到了曾經開始化學研究的起點,是天意、命運的安排,更是歷史的必然!

              楊學明院士作報告


              回到大連意味著放棄之前苦心經營的一切,尤其是他一點一點親自研制的諸多科學儀器,但楊學明沒有后悔,相反,他十分激動,斗志昂揚,立志帶動國內分子反應動力學的發展與進步。英雄惜英雄,包信和所長當即聘請楊學明擔任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并不吝資金,撥付1000萬元的啟動經費供楊學明進行實驗室建設及初步研究!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來的第一項工作是研究氟加氫反應共振態,這也是化學激光領域最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幸運的是,從空空的實驗室, 再到滿滿的實驗室,楊學明挺了過來。

              2004年,楊學明入選國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并在次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隨后,由楊學明帶領的研究團隊的科研成果“在量子水平上觀察到化學反應共振態”和“發現波恩奧本海默近似在氟加氘反應中完全失效”, 解決了困擾國際化學界30年的難題,并分別入選 2006年度和2007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短短幾年,楊學明的研究團隊就成為化學反應“共振態”領域國際知名的研究團隊,而大連化物所的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成了國際上在這一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基地。

              2008年,基于在化學反應動力學領域的突出成就,楊學明分別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杰出青年基礎研究獎、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9年,楊學明獲得長江學者成就獎。

              2010年,楊學明獲得陳嘉庚科學獎化學獎、中國僑界貢獻獎,并獲遼寧省領軍人才稱號。

              ……

              榮譽鋪天蓋地、接踵而來,卻遠遠沒有終止。

              2011年,鑒于楊學明自行設計和研制的國際領先科學儀器在化學反應動力學領域的突出作用及貢獻,楊學明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一榮譽的分量有多重無需多提,然而,對于彼時的楊學明來說,院士頭銜在他心里似乎只是他平時獲得的一個小小獎項,他在心里醞釀著更大的計劃。

              2012年,楊學明院士擔任大連化物所副所長。也就在這一年,構想計劃了5年之久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專項基于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在大連啟動,項目經費高達1.4億元,楊學明院士擔任項目總負責人!

              大連相干光源項目實驗基地


              “新的儀器的發展是學術研究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沒有新的科學儀器在物理化學領域是寸步難行的。”楊學明院士說道。

              幾年默默無聲,幾年醉心設計,一朝風起,世界矚目!

              2017115日,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聯合研制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大連光源),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脈沖。這是世界上唯一運行在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單個皮秒激光脈沖產生140萬億個光子,成為世界上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光源,該裝置屬于國家重大科技設施,其中90%的儀器設備均由中國自主研發,標志著中國在這一領域占據了世界領先地位。大連光源也因此被科技界譽為“中國神光”,成為世界最新一代的光源!

              2018年,該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專家組一致認定,這是一臺獨特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整體技術指標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如今,由楊學明院士主導研制的大連光源還在進一步升級中,有望在燃燒、表界面催化、光催化、大氣霧霾等重要科研領域的研究中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并成為國際上相關領域的重要研究基地。



              03
              .摘“中國版諾獎”桂冠

              傳奇永不停歇!即便獲得如此多的殊榮,楊學明院士依然秉承名字中的“學明”二字,嚴格要求自己,學無止境!

              在大連化物所工作的十多年時間里,楊學明院士先后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Nature、JACS和AM等)發表論文近500余篇,并先后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主任、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浙江師范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長、Science Advances期刊副主編、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副主編、Chinese Chemical Society期刊副主編。

              此外,由楊學明院士團隊實驗觀測到的化學反應中的量子干涉現象成功入選2020中國十大科學進展。對于該研究結果,科技部曾如此評價:化學反應的進程伴隨著復雜的量子力學現象,但其通常難以被直接觀測到,因而化學反應的本質亦難以得到透徹的理解。楊學明院士等人的研究團隊提供了一個研究范例,證實了該反應在較低能量處的量子幾何相位效應仍然存在,并可以被觀測到,意義重大。

              楊學明院士團隊的發現成功入選2020年“中國十大科學進展”

              也就在2020年這一年,楊學明院士當選為首屆中國化學會會士,并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2021年9月,59歲的楊學明院士再次獲得國家重要任命,擔任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兼理學院院長,講席教授。科技興邦、教育興國,楊學明院士的心里一直裝著國家的發展與進步!

              20228月,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楊學明院士獲物質科學獎。該獎項是由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有限公司于2016年發起,北京懷柔未來論壇科技發展中心協辦舉行的評獎活動,旨在獎勵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臺灣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未來科學大獎分別設立生命科學、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獎三個獎項,獎金為100萬美元(約675萬元人民幣)。綜合未來科學大獎的規模及影響力,該獎項素來被稱為中國版的諾貝爾獎

              楊學明院士獲2022未來科學大獎的物質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專家評審團這樣評價楊學明院士及其研究成果:獎勵楊學明院士研發的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靈敏度量子態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學儀器,因為它揭示了化學反應中的量子共振現象和幾何相位效應。

              獲得如此大獎的楊學明院士似乎有些平靜,他對外的采訪并不多。也許,對于他來說,這也只是他人生中一次小小的獎項而已,一如2011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頭銜!



              04
              .結語

              如今,楊學明院士已是花甲之年,從16歲考上大學時的翩翩少年郎,到24歲遠渡重洋時的意氣風發,再到60歲斬獲大獎時的古井無波,楊學明院士展現了一個真正學者的風骨與素養。在當前浮躁的科研環境下,我們需要這樣的素養,也需要這樣的標桿!我們更需要像楊學明院士一樣,永遠“學習道理,明晰事理”!

              測試狗


              評論 /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12條評論
              全部評論 / 我的評論
              最熱 /  最新
              全部 3小時前 四川
              文字是人類用符號記錄表達信息以傳之久遠的方式和工具。現代文字大多是記錄語言的工具。人類往往先有口頭的語言后產生書面文字,很多小語種,有語言但沒有文字。文字的不同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書面表達的方式和思維不同。文字使人類進入有歷史記錄的文明社會。
              點贊12
              回復
              全部
              查看更多評論
              相關文章

              一文詳解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的工作原理及應用技術

              2023-10-08

              熱重分析(TG-DTG)曲線的幾種解析方法

              2023-12-26

              接觸角測試(CA)的原理、樣品制備要求及實際應用

              2023-11-16

              一文詳細介紹he染色的基本原理、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2023-11-23

              恒電流間歇滴定法GITT的基本原理以及測試教程

              2022-08-12

              TMA技術的基本概念、應用領域以及實際操作中的要點

              2023-12-06

              熱門文章/popular

              基礎理論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譜線結構)

              晶體結構可視化軟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畫化學結構式:基礎篇

              【科研干貨】電化學表征:循環伏安法詳解(上)

              【科研干貨】電化學表征:循環伏安法詳解(下)

              電化學實驗基礎之電化學工作站篇 (二)三電極和兩電極體系的搭建 和測試

              微信掃碼分享文章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女同成人AⅤ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