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存
              Document
              當前位置:文庫百科 ? 文章詳情
              南昌大學陳義旺教授課題組成果報道丨在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準平面異質結方面取得新進展
              來源:測試GO 時間:2020-12-04 17:36:05 瀏覽:6192次
              本文主要由論文第一作者萬繼撰寫。在此,特別感謝南昌大學高分子及能源化學研究院陳義旺教授課題組的大力支持。謝謝大家對我們的持續關注!

              在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準平面異質結方面取得新進展

              研究背景

              由化石燃料引起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更換清潔,可回收的綠色能源可以緩解這一問題。有機太陽能電池(OSC)是通過有效地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既定方法,也是一種可選方法?;谌芤禾幚淼?strong>有機光伏(OPV)由于其許多明顯的優勢而在科學界引起了關注,例如重量輕,轉移方便,可穿戴,柔性,半透明等。

              傳統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活性層材料,絕大部分都是采用本體異質結(BHJ)的方法,即簡單地將給體材料和受體材料混合在一起來制備,并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其通常有利于激子分離和載流子傳輸,并能夠有效提升光伏體系的短路電流和填充因子。

              盡管如此,BHJ結構也存在諸多缺點。一方面,基于BHJ結構的活性層形貌難以調控另一方面,盡管BHJ的活性層具有更多的D/A接觸界面,但是很難控制垂直相分離,特別是在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中,部分第三組分無法很好的兼容進去導致內部可能有一些獨立的孤島區域存在,這意味著分離的電子和空穴不能有效地傳輸到電極表面,并最終導致重組。同時,三元本體異質結結構的未知性和復雜性也給科學研究也帶來了困難。

              研究成果

              近日,南昌大學高分子及能源化學研究院陳義旺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通過連續旋涂法制備準平面異質結高效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該研究通過改進旋涂方法,優化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垂直相分離,同時利用兩個受體材料形成合金的特性有效地減少了三元太陽能中第三組分的無序混亂分布,提高了電池的激子分離效率和電荷傳輸能力,相關研究成果以《High-performance pseudoplanar heterojunction ternary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nonfullerene alloyed acceptor》為題,發表于材料領域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南昌大學碩士生萬繼,通訊作者為陳義旺教授。(DOI:10.1002/adfm.201909760)

              該研究是基于PM6:IT-4F為主體系,通過添加近紅外小分子受體F8IC作為第三組分來拓寬光譜吸收,從而提高電池穩定性和效率。在成功制備了三元BHJ太陽能電池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將兩個非富勒烯受體材料溶解在一起,然后逐層旋涂給體層,混合受體層制備出效率為14.2%的準平面異質結三元太陽能電池器件,這對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優化和材料的最大化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圖文解析

              在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準平面異質結方面取得新進展

              Figure 1.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ternary devices. b) Chemical structures of donor PM6 and acceptors of IT-4F and F8IC. c) Normalized electronic absorbance spectra of pristine PM6, IT-4F and F8IC films. d) Absorption spectra of binary, B-ternary and P-ternary films.

              該研究所用的材料是當前十分熱門的給體材料PM6,以及小分子非富勒烯受體材料IT-4F和F8IC;通過將兩個結構相似的小分子很好地溶解在一起,極大地提高了第三組分受體材料的利用率,很好地調控了活性層中垂直組分的分布。給體材料更接近于空穴傳輸層,受體材料更接近于電子傳輸層,從而有效地減少了活性層中孤島區域的出現,同時可發現基于連續旋涂法制備的器件活性層吸收系數得到了顯著提高

              在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準平面異質結方面取得新進展

              Figure 2. a) Energy levels diagram of PM6, F8IC and IT-4F. b) Voc dependence of IT-4F content of OSCs. c) HOMO and LUMO evolution of IT-4F:F8IC mixed materials depending on F8IC content. d) Water contact angles of PM6, IT-4F, F8IC, and IT-4F:F8IC films. e) DSC curves of the IT-4F, F8IC and IT-4F:F8IC blend at a scan rate of 10°C /min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f) Grazing incidence X-ray diffraction spectra of PM6, IT-4F, F8IC and IT-4F:F8IC films.

              對于兩個非富勒烯小分子溶解在一起之后所形成的受體層,該團隊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結果表明這兩個結構十分相似的小分子在混合溶解之后,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且形成了一個新的合金受體小分子。如圖2所示,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第三組分材料,使之與主受體形成合金,可將三元太陽能電池二元化,且更有利于制備準平面異質結結構的高效三元太陽能電池。

              在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準平面異質結方面取得新進展

              Figure 3. a) GIWAXS patterns of the Binary, B-ternary and P-ternary films and b) the out-of-plane and in-plane line-cut profiles of the GIWAXS patterns.

              如圖3所示,進行了掠入射廣角X射線散射(GIWAXS)測試(GIWAXS were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by Ceshigo Research Service "www.tongdafittings.com “. ),以研究共混膜的分子堆積和取向。由于聚合物給體的強結晶性,二元本體異質結,三元本體異質結和三元準平面異質結膜的分子取向相似,它們都表現出顯著的face-on分子取向。基于相似的分子取向和行為,得出了體系結構的演變對分子結晶性影響不大的結論。

              在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準平面異質結方面取得新進展

              Figure 4. a–c) AFM height images and d–f) phase images, g–i) TEM images of IT-4F, F8IC and IT-4F:F8IC films.

              如圖4所示,單獨的小分子活性層形成了較大尺寸的相分離,不利于激子分離與電荷傳輸,而合金受體的相分離逐漸減小,形成纖維狀相分離和納米級的互穿網絡結構,抑制了激子復合,因而顯著提升了器件效率。

              研究小結

              本文通過巧妙且合理地選擇第三組分受體,使其與主受體融合在一起形成合金受體,調節了活性層的結晶性質,從而優化了相分離形貌。同時,該方法有利于將合金受體材料應用于連續旋涂法中來制備準平面異質結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獲得較高的可重復性和器件穩定性,該方法為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活性層形貌優化開辟了新的思路。

              團隊介紹

              南昌大學高分子及能源化學研究院杰青獲得者陳義旺教授及其團隊,一直致力于高性能有機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發、器件制備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機小分子、高分子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給體/受體/界面材料)的分子設計與合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結構(空穴傳輸層/電子傳輸層)的設計;有機小分子、高分子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性能及工藝優化研究;超級電容器的設計合成與研究;電催化機理的研究等等。

              近年來在有機光伏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J. Am. Chem. Soc. 140 (6), 2054-2057 (2018), Angew. Chem. Int. Ed. 57 (17), 4580-4584 (2018), Adv. Energy Mater. 9 (18), 1900198 (1-9) (2019), Adv. Energy Mater. 8 (24), 1801214 (1-7) (2018), Adv. Mater. 29 (27), 1606656 (1-9) (2017), Adv. Mater. 28 (24), 4852-4860 (2016))
              評論 /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12條評論
              全部評論 / 我的評論
              最熱 /  最新
              全部 3小時前 四川
              文字是人類用符號記錄表達信息以傳之久遠的方式和工具?,F代文字大多是記錄語言的工具。人類往往先有口頭的語言后產生書面文字,很多小語種,有語言但沒有文字。文字的不同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書面表達的方式和思維不同。文字使人類進入有歷史記錄的文明社會。
              點贊12
              回復
              全部
              查看更多評論
              相關文章

              別只盯一區!這些二三區化學期刊,發文量多,速度快,真的還不錯!

              2021-06-19

              Nature盤點8篇: 北大、南大、密大、亞琛工大等最新前沿成果報道丨生化材9月精選

              2019-10-25

              MOF&COF頂刊精選:羅建平、陳龍、Yaghi、王為、林子俺、尹學博、師唯頂刊大盤點

              2019-12-06

              ?機器學習頂刊精選:看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材料研究

              2019-12-05

              研究生必備技能:如何檢索、下載和管理文獻?

              2023-12-06

              包信和院士成果精選丨用堅守不渝開啟催化世界

              2019-12-06

              熱門文章/popular

              基礎理論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譜線結構)

              晶體結構可視化軟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畫化學結構式:基礎篇

              【科研干貨】電化學表征:循環伏安法詳解(上)

              【科研干貨】電化學表征:循環伏安法詳解(下)

              電化學實驗基礎之電化學工作站篇 (二)三電極和兩電極體系的搭建 和測試

              微信掃碼分享文章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免费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